脑供血不足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症状集合”。简单说,就是脑部得不到足够的血液和氧气,时间久了,可能会发展成严重的脑梗塞或记忆衰退。
年轻人常因精神压力大、血管发育异常或长期吸烟导致脑供血不足。而对中老年人来说,罪魁祸首往往是“动脉粥样硬化”,也就是血管内壁变窄、变硬。
脑供血不足的7个预警信号
1、突然头晕眼花
转头或起身时天旋地转,还常伴有耳鸣。这通常是脑后部血管供血不足的表现。
2、清晨头痛
起床后后脑勺或前额隐隐作痛,活动一下就缓解。很多人会以为是普通的紧张型头痛,其实可能是脑血管短暂痉挛导致。
3、视力"雾视"现象
眼前像蒙了一层雾,几分钟后又恢复。这是眼部短暂供血不足的表现,要特别当心。
要注意的是,很多人把这些短暂的不适当作“老毛病”,却忽视了它背后的大问题。
4、手脚发麻
尤其是一侧手脚发麻,抓东西常常掉,说明神经传导可能出了问题。
5、记性变差
经常忘记刚刚做过什么,比如钥匙放哪了。这和大脑中负责记忆的区域供血减少有关。
6、手抖走路不稳
写字变得潦草、走路发飘,甚至容易摔倒,可能是小脑(管协调动作的区域)缺氧了。
7、睡不着又容易困
白天总打哈欠,到了晚上又睡不着?这可能是调节睡眠的“生物钟”中枢缺血造成的。
如何科学预防?记住这5点
1、控制好“三高”
控血压:血压每高10毫米汞柱,脑中风风险就高三成。
调血脂:坏胆固醇(俗称“低密度脂蛋白”)每降低1个单位,血管堵塞速度会慢1/3。
稳血糖:血糖控制得好,能减少小血管损伤。
2、常活动颈部
每天早晚画“米”字运动10分钟,再配合温热毛巾热敷,有助于缓解脖子血管紧张。
3、吃得对也很重要
黑木耳(新鲜10克/天):帮助清理血液中的“垃圾”。
白果:富含蛋白质、维生素、氨基酸以及多种微量元素,能通畅血管、改善大脑功能、延缓老年人大脑衰老、增强记忆能力、辅助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和脑供血不足等疾病。
抗氧化食物组合:蓝莓15粒 + 核桃3颗 + 西兰花100克。
这些食物能减少自由基(有害物质)对脑细胞的破坏。
4、每天做点简单运动
久坐会使人的脑供血不足,导致脑供氧和营养物质减少,加重乏力、失眠、记忆力下降等,还会引发全身肌肉酸痛、脖子僵硬和头疼、头晕。
平日可做些指尖训练:大拇指轮流碰其余四指,每天做3次。
踮脚运动:扶墙站立,踮脚5秒,做10下。
呼吸训练:每天2次腹式深呼吸,每次5分钟。
5、养好睡眠
晚上十点半前上床,确保晚上11点到凌晨3点这段“深睡期”不被打扰。
建议右侧卧,枕头高度与肩差不多。
睡觉环境保持安静黑暗,室温维持在20度左右最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