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外籍网红不幸离世!这个“沉默的健康杀手”不容小觑

近日,38岁外籍网红博主杨奇娜因突发低血糖不幸离世的消息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这场意外不仅令人扼腕生命脆弱,更将“沉默的健康杀手”——低血糖的防治问题推至公众视野。我市内分泌科医生提醒市民,低血糖的危险性常被低估,但其危害同样不容忽视,市民应加强重视与防范。

低血糖危害也不容忽视

市民空腹晨跑视物模糊

“血糖失衡的破坏力远超常人认知。”苏州市相城区太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分泌糖尿病科副主任葛晶指出,公众普遍知晓高血糖危害却严重低估了低血糖的致命性。尤其夜间发作时,患者常被误判为“睡得太沉”,错失黄金抢救时间,最终因脑细胞不可逆损伤引发悲剧。

市民于先生为了减肥,经常空腹晨跑,近期,他在晨跑时突然出现头晕、乏力、视物模糊等症状,被紧急送往太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经检测,他的血糖值仅为2.60mmol/L,虽然意识清醒,但仍被确诊为2级低血糖。经过紧急救治脱险后,于先生坦言:“真没想到空腹晨跑会导致低血糖。”目前,专科医生已经为他定制了科学的体重管理方案,他也承诺不再盲目节食减肥。

医务人员为市民测血糖。苏报融媒记者 李静/摄

“市民要切忌空腹运动,谨防血糖出现断崖式下跌!”葛晶强调,市民在运动时,肌肉对葡萄糖的需求会急剧增加。当肝糖原储备告急时,身体本应分解脂肪和蛋白质来维持供能,但这一过程耗时较长。如果体内葡萄糖供不应求,就极易诱发低血糖。低血糖的轻度症状表现为饥饿感、心慌、手抖、冷汗等;而重度症状则可能导致意识模糊、昏迷、脑损伤,甚至死亡。此外,还需要特别警惕无症状低血糖,这种情况常见于老年群体及糖尿病患者,患者可能毫无征兆地直接昏迷。

“双15”原则应对低血糖

夏季务必避免极端节食

为了应对低血糖这一突发状况,葛晶分享了低血糖急救指南,即“双15”原则,该原则适用于所有人群。具体急救步骤包括“吃15”和“等15”。“吃15”即立刻补充15至20克碳水化合物,如4片葡萄糖片、3-5颗硬糖、2-4块方糖、150mL雪碧或可乐等。这些食物能够迅速升高血糖,同时避免血糖过度波动。需要注意的是,巧克力、冰激凌等食物由于升糖速度慢,并不适用于急救。

“等15”即补糖后等待15分钟。因为血糖急剧降低时,交感神经兴奋可能导致出冷汗、心悸、手抖甚至濒死感,这容易引发过量补糖。若补糖后血糖飙升,应立即停止摄入,并在15分钟后复测血糖。如症状未缓解或反复发作,需尽快就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避免低血糖的发生?葛晶介绍,大家应保持三餐定时定量,饭后适度运动,并严格遵医嘱用药。特别是糖尿病患者,不可自行调整降糖药物剂量。同时,大家还应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及时根据数据调整饮食及治疗方案。

近期正值夏季减肥高峰期,葛晶特别提醒市民,务必坚持科学膳食,避免极端节食,遵循定时、定量、结构合理的饮食原则,以减少血糖的剧烈波动,警惕身体发出的“能量供应”危机信号。(苏报融媒记者 李静 通讯员 陈丽/文)

编辑:钱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