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破传统 立新规 出硬招 石狮出台扶持内外贸高质量发展“新政”

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经贸环境与进一步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现实需求,日前,石狮市出台《石狮市内外贸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围绕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加大金融支持、强化人才保障四大维度推出23条具体政策,旨在以制度创新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助力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泉州市“海丝名城”和福建省“海丝核心区”建设注入新动能。

出台背景 内外承压下的突围之举

当前,全球地缘政治冲突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外贸企业普遍面临需求收缩、订单转移、供应链承压等挑战。石狮市作为民营经济占比超90%的商贸重镇,近年来坚持“以贸带工、贸工联动”的发展路径,商贸经济在风浪中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刚刚举行的中国(石狮)国际纺织服装博览会暨全国时尚纺织服装供应链展,国内外客商云集石狮。

以内外贸一体化为突破口,稳住外贸基本盘,成为当下石狮经济发展的迫切任务。今年以来,石狮市充分发挥产供销高效循环、贸工港深度融合、海内外合力互动等独特优势,依托国家级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等政策优势,以及“石湖+锦尚”组合港物流枢纽地位,成立了内外贸高质量发展指挥部,并出台《石狮市推动内外贸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争创一批内外贸一体化试点、建设一批跨境电商专业市场集聚区、打造一批便捷高效公共服务平台、培育一批多元商贸主体、出台一批优化营商环境政策、落实一批优品出海举措等“六个一”工作举措。

作为细化政策,《措施》聚焦企业痛点堵点,力求通过系统性政策创新,实现“稳外贸、扩内需、强产业”的协同发展目标。据悉,该政策配套财政资金奖励、国有资产免租减租等预计年度让利达1.5亿元。

政策亮点 一场制度性系统性创新

《措施》以“制度设计创新、政策组合创新、激励机制创新”为主线,突破传统政策框架,形成了一系列具有石狮特色的改革举措。

制度设计方面,重构政府服务供给方式,在全省首创“城市机会清单”,将政府项目需求与企业资源精准对接,对社会投资项目给予融资支持和最高100万元贴息;全国首创外汇“公共保证金池”等创新机制,通过动态调节机制降低企业汇率对冲成本;杜绝“数据繁荣”和“虚假繁荣”,全面改革单一的外贸企业出口、内贸企业销售奖励,侧重围绕资金使用绩效,推动精准施策。

政策组合方面,完善内外贸一体化“双轨激励”模式,构建“出口+内销”双轮驱动体系,同步推动外贸企业做强、内贸首店经济、产销分离等措施,对参加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金砖国家的展位费补贴提高至60%;充分挖掘和利用侨商资源,对符合条件的海外人才返乡创办跨境电商、国际贸易等企业的,给予个人创业担保贷款贴息。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外客商慕名来石狮采购货品。

激励机制方面,打破奖补市场主体的惯性思维,创新将部分奖补资金直接奖励给相关主管部门,鼓励其在优化营商环境、推动贸易监管创新等方面有更大作为。比如,鼓励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对创新成效显著的部门发放一次性工作经费;鼓励创新贸易监管模式方面,对推出首创、首发改革试点且相关做法被国家、省、泉州市推广的口岸、税务部门,一次性发放奖励资金。

石狮发改局负责人表示,《措施》突破传统政策模式,转向制度性、系统性创新,尤其在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降低外贸风险、激活存量资源等方面作出了许多积极探索,为石狮内外贸经济在乘风破浪中保驾护航。

来源:泉州通客户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