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28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新时代新征程,必须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汇聚起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磅礴力量,脚踏实地、奋发进取、拼搏奉献,一步一个脚印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变成现实。
传承红色基因,筑牢信仰之基。 回望百年工运史,从安源路矿的星星之火到“两弹一星”精神丰碑,从铁人王进喜的铿锵誓言到航天工匠的精密毫厘,工人阶级始终是党最坚实可靠的阶级基础。青年干部当以党史学习教育为镜,从“把一切献给党”的吴运铎、“宁肯少活二十年”的王进喜等劳模事迹中感悟初心,把“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基因融入血脉。正如“80后”焊工劳模李万君所言:“新时代的劳模精神,就是要用手中的焊枪焊出中国制造的精气神。”这启示我们,青年干部的忠诚担当既要体现在政治立场上,更要转化为立足岗位的实干实绩。
锤炼过硬本领,勇攀创新高峰。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青年干部既要传承“干一行爱一行”的工匠精神,更需涵养“敢为天下先”的创新锐气。在粤港澳大湾区,90后工程师团队攻克盾构机核心技术;在量子实验室,“青年突击队”创造量子计算新纪录。这些生动实践昭示:新时代的劳模精神已从“汗水型”向“智慧型”跃升。年轻干部当以“本领恐慌”的紧迫感,主动投身数字化改革、新质生产力培育等前沿领域,在解决“卡脖子”难题中锤炼“独门绝技”,让创新创造的活力在车间班组、科研一线奔涌。
厚植为民情怀,深耕基层沃土。 劳模精神的本质是为民服务的赤子之心。从“小巷总理”谭竹青到“扶贫之花”黄文秀,无数优秀党员干部用脚步丈量民情,以实干温暖民心。青年干部当以“四下基层”为课堂,在乡村振兴主战场破解农产品滞销难题,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倾听群众呼声,把劳模精神的时代价值转化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具体行动。正如“90后”村支书王萌萌带领乡亲发展特色农业时所说:“只有脚底沾满泥土,心中才能沉淀真情。”
弘扬时代新风,凝聚奋斗伟力。在浙江义乌“劳模工匠宣讲团”中,青年劳模用“车间党课”“技能微课”等形式点燃青年学子的职业理想;在雄安新区建设工地,“青年突击队”的旗帜与党旗交相辉映。这些生动场景印证:劳模精神是最好的思政教材。年轻干部要当好新时代劳模精神的传播者,用“青言青语”讲好奋斗故事,以“技能比武”“创新擂台”搭建成长平台,让“劳动光荣、技能宝贵”成为社会风尚,激励更多青年走技能报国之路。
百年工运史,半部奋斗诗。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青年干部当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志,把个人奋斗融入民族复兴的澎湃春潮。让我们牢记嘱托,以劳模精神为帆,以实干担当为桨,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航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青春华章!(陈文华)
编辑:潘海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