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一级国宝”彩鹮惊艳现身清远,引拍鸟爱好者纷至沓来

“一级国宝”彩鹮惊艳现身清远,引拍鸟爱好者纷至沓来

4月16日,清远迎来了一场自然界的盛事——在清新区山塘镇塘湾村,100多名拍鸟爱好者头顶烈日、架起“长枪短炮”正在“瞄准”7只小精灵——彩鹮。今年3月底,清远观鸟爱好者在该地首次拍到7只未曾见过的“黑色”大鸟,经过查阅资料及相关专家鉴定,确认这些鸟儿正是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彩鹮。这是清远地区首次发现这种珍稀鸟类。

拍鸟爱好者镜头中的彩鹮。李大辉 摄

彩鹮属于鸟纲、鹈形目、鹮科、彩鹮属的鸟类,其体形修长,羽毛栗紫色,鸟喙似弯刀,羽色会随着光照角度不同而改变,由此得名“彩鹮”。作为朱鹮的近亲,该物种曾被认为在中国境内绝迹,直至2009年才在云南重现踪迹,现存数量比大熊猫更为稀少,堪称“鸟中大熊猫”。

彩鹮主要栖息在温暖的河湖及沼泽附近,有时也会到稻田中活动,性喜群居,主要以水生昆虫、昆虫幼虫、虾、甲壳类、软体动物等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专家认为,作为旅鸟,彩鹮此次现身清远可能是在迁徙途中短暂停留、休憩觅食。

拍鸟爱好者镜头中的彩鹮。李大辉 摄

它们那修长的身形,在阳光下闪烁着迷人的金属光泽,深栗色的羽毛泛着紫、绿、蓝等绚丽色彩,随着翅膀的扇动,仿佛流动的彩虹。彩鹮在清远的惊艳亮相,瞬间在拍鸟爱好者群体中传开,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来。

现场出现了100多名来自珠三角的拍鸟爱好者。林志胜 摄

现场100多名来自珠三角的拍鸟爱好者,带着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摄影的执着,早早占据了有利位置,静静地守候着,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精彩瞬间。有的拍鸟爱好者为了捕捉到彩鹮最优美的姿态,不惜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全神贯注地盯着取景器;有的则互相交流着拍摄心得,分享着拍摄技巧,现场气氛热烈而融洽。

一位资深拍鸟爱好者激动地说:“我拍鸟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亲眼见到彩鹮,真的太幸运了!它们真的太美了,每一帧画面都像是大自然的杰作。这也说明我们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了,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珍稀鸟类来到这里安家。”

7只彩鹮鸟像“七仙女”下凡。王建华 摄

彩鹮作为如此珍贵的“贵客”,它们的生存和繁衍需要我们共同用心呵护。清远市林业局保护科提醒,观鸟时应保持安全距离,确保鸟类不受惊扰。同时,号召当地村民不要去打扰这些远道而来的“贵客”。彩鹮对栖息环境十分敏感,人为的干扰可能会对它们的生存造成威胁。未来,清远将持续推进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让越来越多的珍稀鸟类在清远繁衍,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鸟类的乐园、市民的福地。

另外,候鸟迁徙是鸟类生存和繁衍的重要环节,这片湿地作为彩鹮的栖息地,很可能也是众多候鸟迁徙途中的重要停歇点。有拍鸟爱好者呼吁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该区域候鸟迁徙规律的研究,制定针对性的保护方案。比如,在候鸟迁徙季节,加强对湿地的巡逻和管控,避免人为干扰;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提醒人们注意保护候鸟;还可以开展科普宣传活动,提高村民和游客的保护意识,让大家都成为候鸟迁徙地的守护者。

南方+记者 黄剑琴 邱淑平 通讯员 陈文伟

视频:汤灿明

剪辑:叶镇祖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作者】 黄剑琴;叶镇祖;邱淑平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