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小星澜小队赴中科大开启"科学奇遇记"
探秘科学奇境 点燃创新火花

中安在线 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5月17日,合肥市南门小学森林城校区21级3班星澜小队的队员们,在老师与家长的陪同下走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深度参与2023年科技活动周。在这场汇聚前沿科技的盛会中,40余名小学生化身"科学探索者",近距离感受国家顶尖科研力量,在沉浸式体验中播撒科学梦想的种子。
作为中国科学院直属的科研重镇,中科大以量子信息、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突破性成果享誉全球。本次活动周共开放36个科普点、147项科技项目,为青少年打造全方位科学实践平台。星澜小队首站抵达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实验室,巨型粒子探测器与精密仪器令孩子们惊叹连连。研究人员以"核技术如何守护人类健康"为切入点,生动阐释了高能物理在医学成像、环境监测等领域的重大价值。

在深空探测实验室,嫦娥探月工程模型与火星车仿真系统成为焦点。"原来月球土壤里藏着太阳系的秘密!"面对我国自主研发的深空探测设备,学生们通过VR技术体验地外采样,直观感受航天科技如何解码宇宙奥秘。地理科普展区则带领孩子们开启"时空穿梭":从38亿年前的古老岩石到天外陨石,从地震波监测仪到大气成分分析装置,中科大学子用"石头会说话"等趣味实验,将地球科学知识转化为生动的探索故事。
最受期待的当属光电子科学实验室。在这里,孩子们亲手操作激光干涉仪,观察光的波粒二象性现象;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走进"纳米材料内部结构,体验微观世界的奇幻魅力。"原来量子纠缠就像心灵感应的粒子!"队员王同学在科普答题环节脱颖而出,获得科研人员赠送的量子卫星模型纪念品。

"科技报国不是口号,而是无数科学家用实验数据堆砌的理想。"带队教师张晓琳表示,此次活动通过"触摸式学习"打破学科边界,让课本知识转化为立体认知。据统计,95%的参与学生完成《科技实践手册》全部探索任务,并提交创意科学设想27份。正如星澜小队队长李雨桐在总结中所说:"今天我们种下问号,明天要用智慧把它变成感叹号!"
这场历时6小时的科技之旅,不仅让少年们领略了"大科学装置"背后的创新密码,更激活了新一代科技追梦人的内生动力。据悉,南门小学将持续推进"高校+基础教育"联动模式,通过常态化科学实践活动,为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注入源头活水。(通讯员 张景丽 记者 刘职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