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西安网】
3月16日14时52分,随着一声风笛长鸣,满载4288吨商品粮的86638次集装箱粮食直达专列从通辽站驶向锦州。这是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今年开行的第830列粮食专列。(《人民铁道报》4月1日)
铁路与港口的协同创新助力北粮南运高效运转。铁路联合港口开行循环班列,实现“铁路+海运”无缝衔接,压缩运输时间。比如,国铁哈尔滨局每日开行3列港口直达列车,推动粮食从田间到港口的“一站式”运输,这种模式不仅缓解陆路压力,更通过资源整合释放多式联运的叠加效应。
科技赋能,激活运输潜能。铁路部门依托95306货运系统,实现24小时业务受理与动态监控,以数字化手段破解传统物流信息壁垒。铁路通过专用线装载作业,将集装箱直接引入田间地头,减少损耗并实现效率翻倍。此外,枢纽节点监测体系与装卸流程优化,让粮食运输从“走得了”向“走得好”跨越,彰显科技与管理的双轮驱动力量。
协同攻坚,筑牢安全防线。保障粮食运输需跨部门、跨区域系统协作,港口、公路、铁路企业联合推动,实施优先受理、配车、装车、放行、卸车“五优先”保障措施,并设置高速公路粮食运输专用通道,形成全链条保障网络。比如国铁南宁局通过优先安排去向、配备空车、组织装车、挂运放行,这一精准调度不仅提升效率,更通过“一企一策”“一站一策”的个性化服务,将铁路运力与企业需求无缝衔接,为粮食流通按下“加速键”。
随着推广新能源机车与优化能耗管理,铁路运输需探索绿色低碳路径。同时,通过大数据预测市场需求,提前布局运力资源,将被动响应转化为主动服务,铁路深化与农业产业链融合,拓展“粮食+冷链”“粮食+电商”等模式,或将成为铁路赋能乡村振兴的新方向。
当一列列钢铁巨龙粮食专列飞驰在广袤国土上,运送的不仅是丰收的果实,更是亿万农民增收的希望。期待铁路部门持续优化运输服务,让北粮南运大通道成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幸福路、致富路,助力将“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彭泷阩)
编辑:钱江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