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住院,全家受累”,这是大多数患者住院、家人陪护的真实写照。
如今,随着多地探索建设无陪护病房以及免陪照护服务试点,患者生病住院的护理需求有了新的解决办法。
告别全家总动员,让医院全面接手患者,无疑是为家属松绑的一剂良方。但隔着病房的那扇门,许多人对这一模式仍心存疑虑——在没有家属的陪伴下,无陪护病房或免陪照护服务真的能提供优质按需照护吗?近日,河北日报记者到多家医院一探究竟。
——编 者

7月15日,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免陪照护服务试点病区,护理员定时查看患者情况,进行生活护理。河北日报记者 崔丛丛摄
医疗护理员
做好护理还要定期接受考核
刘恩茹是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一名医疗护理员。目前护理的一名患者是来自正定的桂先生。
桂先生54岁,从事水产销售工作,平时身体很好。今年夏天突发脑梗住院,在某医院经过抢救后,一直由妻子杜女士和女儿女婿等人轮流照看。
听说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有专门的免陪照护服务试点病区,桂先生近日转院到了这里。
刘恩茹的主要工作,是协助患者洗脸、洗头,以及进食、进水,翻身叩背、功能锻炼、下床活动,以减轻家属负担。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急诊9楼北区护士长张琪介绍,该院与陪护公司共同推进免陪照护服务试点工作,涉及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骨科、睡眠科等多个科室,陪护工作由该公司的医疗护理员提供24小时专业的服务。
“医疗护理员上岗前必须培训,到了科室,也会由科室的护士长根据病情特点,进行针对性培训。”张琪介绍,医疗护理员还会跟随医生、护士长等进行查房,确保对患者的病情有更细致的了解。此外,为了确保护理质量,他们还会定期接受考核。
医疗护理员要为患者提供基础护理和住院陪护,辅助患者进行专病康复训练。日常清洁和饮食照护等属于基础护理。住院陪护方面,则包括进行功能锻炼等。
杜女士非常感谢刘恩茹的帮助,因为定时喂饭、喂药、翻身叩背等工作,听着很简单,但是做起来并不容易,有了医疗护理员,减轻了很大的负担。
“选择免陪照护服务的患者以老年人为主。他们有的是因为病情较重,有的是家人忙于工作。”张琪说,单独请护工,费用每天为200—300元,对于普通家庭而言,负担相对较重,而且护理质量难以保障。
自2025年1月15日起,河北省新增“免陪照护服务、早产儿护理”等护理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落实免陪照护服务价格项目要求,对于I级护理、特级护理患者,实行每日100元,开展小组式服务,一名医疗护理员照护2—5人不等。对于有需要的家庭来说,大大降低了负担。
患者和家属
感到放心又安心
7月9日,石家庄市民张先生在河北省中医院接受了肛瘘手术治疗,术后需要专人照顾。由于家属无法陪伴,张先生选择了医院提供的一对多的小组式整体护理服务。
没有家人照护的张先生刚开始有些焦躁不安,一次护理员的提醒,让他感受到了专业护理的重要性。
“手术第二天护理员主动帮我把换药用到的个人物品准备好,并且搀扶我去换药,让我感到十分暖心。”张先生说,他了解到这里的护理员都有5年左右的从业经验,在肛肠科工作也很久了,十分熟悉术后恢复的注意事项,专业的护理让他伤口恢复得很快。
病房里,张先生床头有两个呼叫器,一个能呼叫护士,另一个能呼叫护理员。护理员和护士,共同组成了无陪护病房中的护理小组,提供整体护理服务。
张先生告诉记者,每天医生护士查房、交接班时,医疗护理员也会一同参加。护理员们会根据他的病情,针对性地调整照护时关注的重点,避免因疏忽造成伤害。这让他很放心。
和张先生有着同样感受的,还有河北省第八人民医院(河北省老年病医院)的患者家属李先生。
李先生母亲今年83岁,因一体多病在河北省第八人民医院(河北省老年病医院)的中西医结合科住院治疗,住院病房是无陪护病房。
在此之前,李先生和家人连续照顾卧床母亲两年,中途因母亲频繁发病,他们多次呼叫救护车送母亲到医院接受治疗。“我们消耗精力不说,母亲也跟着受罪。”李先生说。
到了母亲需要住院治疗的时候,李先生还没退休,家里还有孙女需要看护。在邻居推荐下,李先生的母亲住进了这家医院的无陪护病房。
“无陪护病房里全是专业护士在照料老人。”李先生说,这是他选择让母亲住在这里的重要原因。
在李先生母亲病床上方,张贴着一张每日护理时间表,每项护理内容都写得清晰明确,表格下方还写有注意事项。从日常起居到病情监测,无陪护病房的医生和护士对患者身心健康进行全面关注。
每天下午探视时间,李先生都会到医院来看望母亲。他认为,并不是只有亲自陪护才是孝心表达,给母亲有质量的晚年照护更为重要。“这比在家里照顾得更细致周到,母亲在这里很舒适,我们也很放心。”李先生说。
病区管理
安静有序,也更规范高效
7月16日,记者走进河北省中医院肛肠二科住院区,感受到的是安静有序。目前,该科整个住院区都是无陪护病房。
从2017年开始,该院推出无陪护病房,如今该院26个科室可以为患者提供无陪护服务。经过几年探索,无陪护病区各项规章制度、操作流程、适老化设施逐渐成熟与完善,病区管理工作稳步推进。
这里没有家属的奔波,没有此起彼伏的嘈杂声。随意走进其中一间病房,就能看到身着两种不同颜色制服的人在忙碌:身着白衣的护士负责患者的技术护理;身着蓝色制服的医疗护理员则负责生活护理。
从医院角度看,专业陪护让病房管理更加规范和高效,不仅有助于为患者营造安静舒适的环境,也有助于提高医疗设备使用效率和病床周转率。
肛肠二科护士长刘晓光认为,在护理患者方面,由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有助于患者恢复健康。患者家属专注情感陪伴,医疗护理员全力照护,责任护士能精准把控患者饮食起居、心理状况与身体能动度,有效降低跌倒风险,定制个性化护理计划,提升治疗效果,同时减轻自身安抚家属的工作量,将更多精力倾注于患者护理。
无陪护病房建好后,河北省中医院护理部主任尹晓华说,病区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病区管理更有序了。“陪护人员流动量下降,进而院内感染率下降,与之带来的患者满意度提升了,治疗依从性和床位周转率都有所提升。”尹晓华说。
在河北省第八人民医院(河北省老年病医院),无陪护病房的软硬件设施尽显人文关怀。
记者在中西医结合科住院区西侧看到,病房门口有个移动工作台。护士们完成阶段照护工作后,便会坐在工作台前,记录每日护理清单和无陪护患者生活照料单。
该院护理部主任李静介绍,在2020年中西医结合科开展无陪护服务后,医院为科室配备了移动工作台,方便护士就近照护患者。与此同时,医院对走廊、病房、洗手间等场所进行温馨布置,科室实行门禁管理,保障患者安全。
中西医结合科无陪护病房的高效运行、病区管理的安静有序,离不开医护团队的紧密配合。
“无陪护病房的医嘱从审核到执行有严格制度,护理团队分工明确、配合高效。”中西医结合科主任孙立新说,该科室每位新入职医生须在无陪护病房轮转3个月,这样既可让医生深入了解护理工作,还可以学习无陪护病房的全流程管理,有助于在今后的工作中为患者制订更精准的诊疗方案。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无陪护病房受到越来越多患者及家属的支持和青睐。目前,河北各地在探索开展无陪护病房或试点免陪照护服务,不断推动这一创新医疗服务模式的健康发展。(河北日报记者 赵泽众 崔丛丛)
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