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省“先锋影视”优秀党员教育电视片评审活动落下帷幕后,临汾市的12部作品脱颖而出,《家在学校》便是其中一部极具感染力的佳作。

《家在学校》作为一部纪录片,将镜头对准了临汾市大宁县的留守儿童群体。大宁县作为人口输出县,许多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创业,导致大量留守儿童留在家乡。为了给这些孩子提供妥善的监护照料和关爱保护,县委、县政府积极作为,投资1700余万元建成寄宿制学校——幸福学校,这一举措彰显了地方党委和政府对留守儿童问题的高度重视与担当。
在幸福学校,老师们扮演着多重角色。他们不仅肩负着传道授业的重任,更将关爱留守儿童的精神需求作为工作重心。在日夜的陪伴与关怀中,老师们用无私的师爱温暖着孩子们的心,让那些原本因父母不在身边而黯淡的眼神重新焕发出光芒。在日常学习生活里,老师们耐心辅导孩子们功课,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难题,让孩子们在知识的海洋中不断进步;在课余时间,老师们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倾听他们的心声,给予鼓励和支持,让孩子们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这种全方位的关爱,使全县留守儿童实现了“心理有依赖、学习有进步、成长有关注、生命有阳光”,切实改善了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状态。

这部纪录片的成功,离不开临汾市委组织部、大宁县委组织部的精心制作。它们通过真实的镜头记录,将幸福学校里发生的感人故事一一呈现,展现了党组织在解决社会问题中的引领作用和党员教师们的奉献精神。《家在学校》不仅是一部影视作品,更是开展党员教育培训的生动教材,为广大党员提供了学习的榜样,激励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积极践行党的宗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在当前社会环境下,留守儿童问题是基层治理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领域。《家在学校》的展播,对于传播正能量、引导社会各界关注留守儿童具有重要意义。希望通过这部作品,能够让更多人了解留守儿童的现状,吸引更多力量加入到关爱留守儿童的队伍中来。同时,也期望各地能够借鉴大宁县的经验,积极探索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有效途径,为留守儿童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文:张军、王梓怡;图:临汾市委组织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