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晚潮|悼念胡圣宇先生

潮新闻客户端 春地

今天一早,惊闻胡圣宇老师猝然去逝,心中震惊、万分悲痛。我与胡老师是文友,我们的交集从文字开始,之后通过微信联系,生出了亦师亦友般的情意,如今想来,每一段回忆都成了难以释怀的念想。

2023年,我在公众号写了几篇随笔,未曾想表哥转发后,胡老师看到了。他在表哥处夸我,说他喜欢我的文字:“朴实,活跃、没有矫揉造作。”更让我感动的是,素未谋面的胡老师还为我铺路。他将我的文章推荐给《钱江晚报》的陈编辑,反复夸赞我。陈编辑看后也表示认可,我们仨因此才有机会互加微信。有一段时间,我的文章经常被潮新闻发布。那时,胡老师笑说:“把我们抛在后大田了。”我问他“后大田”是什么意思?他解释说,这是丰惠话,意思是跟不上我了。

去年二月,胡老师发来微信:“春地,等四明山樱花开时,我想约上陈编辑,一起见个面。”他曾说,他特别喜欢四明山,人家说不出的地方,他都去过。最爱开四明山的盘山公路,沿途风景秀美。我们兴致勃勃地规划了路线,打算从上虞出发,途径大岚镇,再去我娘家看看胡兰成第一任妻子唐玉凤的家,最后到溪口蒋氏故里。他说:“借着风景访故人,才算不辜负这春天”。然而,约定终究没能成行。

今年四月,我再约他时,他说有帮朋友叫他去扬州,只能等明年,或者退休后。我问他哪年退休,他说,快了,到2026年。我们当时觉得“来日方长”,却没料到,来日并没有方长。

回想我们一起聊文学的时光,愈发显得珍贵。他跟我说,最近重读《百年孤独》,前后读了四次才勉强读完。他说,马尔克斯笔下的人物关系太复杂,第一次读时总混淆名字,读不下去便放下,过段时间再捡起来,先复习前情,再慢慢往下读,“虽费力,却越读越觉得精妙”。他还建议我也读一读:“这本书里的生命张力太动人了,对你的散文创造也会有启发。”

聊到散文创作时,胡老师毫无保留地分享心得:“写散文不能只盯着朱自清式的抒情,现在的读者更爱读有烟火气的叙事散文,要生动,也要有深度。”他不赞成为了“浪漫”而写风花雪月,认为“故作姿态”的抒情太空洞,不如写真实的生活、真切的感悟,那才是能扎根在读者心里的文字。”

他还提醒我:“习惯性的思维和表达方式,是我们的敌人。写作要敢于打破自己,才能写出新东西。我们需要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不能让人家看了头大。”他曾计划带我去拜访绍兴市作协副主席、散文创委会主任陈荣力先生,他说:“陈主席在散文创作上有很深的造诣,你跟他交流交流,肯定能有新收获。”我当时满心期待,盼着能在两位前辈的指导下,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但如今,这个约定也成了永远未完成的心愿。

胡老师在散文创作上本有无限潜力,59岁的年纪正是用心创作的好时光。他的多篇作品曾在《浙江日报》《新民晚报》等发表,像《乡村麻雀》对乡土生灵的细腻描摹、《在太平山,做“林下一人”》对自然心境的记录,《憋屈的萝卜》里的生活哲思,还有《虫趣亦童趣》《吃生活》等,都是他对世界的独特感悟。

此刻,我翻看着与胡老师的聊天记录,文字依然温暖,但那个曾与我谈论文学的前辈,却再也不会回复了。

愿胡老师在另一个世界,依旧能与文字为伴,依旧能看到满径的樱花。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