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光的长河里,总有一些地方宛如璀璨星辰,闪光着历史与艺术的光芒,重庆大足石刻便是其中之一。听闻大名已久,4月4日终于有机会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去探寻那千年的雕刻艺术之美。

4月4日清晨,阳光透过淡薄的云层洒在大地上,我一家6人怀着期待的心情,从维也纳酒店出发,前往大足石刻宝顶山景区。一路上,青山绿水相伴,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视觉盛宴做着铺垫。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进入景区“一定要把大足石刻保护好”的大额石雕和巨渡映入眼帘,我们乘坐观光大巴一路风景如画,青山绿水相伴,让人心情格外舒畅。步行2000余米沿路下行便到了最具代表意义的宝顶山景区。已是上午时分,从四川来的游客众多,相互问候,一路同行,但丝毫不减我们对大足石刻的期待与热情。
进入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宏伟壮观的石刻造像。这些照相依山而凿,气势磅礴,从唐代至宋代,历经数百年的开凿与雕刻,凝聚着无数工匠的智慧与心血。沿着山路前行,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古代的石窟艺术殿堂。
在众多的石刻作品中,最令我震撼的当属“华严三圣”造像。这三尊佛像高耸云间,庄严肃穆,中间的毗卢遮那佛面容慈祥,目光深邃。站在佛像脚下,仿佛着这些雄伟的雕像,心中不禁涌起一般对佛教文化的敬畏之情。
继续前行,便来到了著名的“千手观音”龛。这尊观音共有一千零七只手,每只手都雕刻得细腻逼真,手持法器各异,千手千眼,慈悲地注视着芸芸众生。尽管经历了岁月的侵蚀,但仍然感受到其当年的辉煌与神圣。据导游介绍,这尊观音像是南宋时期的杰作,历经多次修复,才呈现出如今的模样。站在龛前,细细观赏着观音的千手,不禁为其精湛的工艺所折服。
除了宏伟的佛像,宝顶山石刻中还有许多反映民间生活和神话传说的画面。其中“父母恩重经变图”系列雕给留下深刻印象。这组石画展现了父母养育子女的艰辛与不易,更展示了子女应尽的孝道。看到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仿佛看到古代家庭的生活场景,感受到那份浓浓的亲情。这些千年石刻不仅是艺术作品,更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与弘扬。
漫步在宝顶山间,还能感受到古代工匠们的匠心独运。他们巧妙地利用山体的形态和岩石的纹理,将佛教,儒教,道教等思想融为一体,创造了一个独具特色的石窟景观。每一处石刻,都有其独特的寓意和文化内涵,让人在欣赏艺术的同时,也能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游览的过程中,我还注意到了石刻的服饰、建筑等细节。古代人物的服饰华丽精美,线条流畅,通过雕刻展现了不同材质的质感,如丝绸的柔滑,棉麻的质朴等。而建筑造型更丰富多样,有寺庙、楼阁、亭台等,为人们了解古代建筑风格提供了宝贵的宝物资料。
除了精美的石刻造像,宝顶山的自然风光也令人陶醉。山间绿树环绕,清泉潺潺流淌,鸟儿在枝头欢唱,微风拂过脸颊,带来丝丝凉意。漫步其中,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登上山顶,山峦连绵起伏,近处的田野郁郁葱葱。大巴与小拉沿途上下给人尽享。博物馆更是道尽了中国石窟的前世今生,蕴含着人类文明的生生不息,人与自然共鸣艺术与科技相融,薪火相传,砥砺前行在岁月深处闪耀的不变初心。

我缓缓的走在下山的路上,心中感慨万千,大足石刻宝顶山不仅是一座艺术的宝库,更是一本厚重的历史书籍,它承载着千年的文化底蕴,见证了月岁的变迁。此次旅行让我领略到了古代雕刻艺术的魅力,也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理解。我相信,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将在岁月的长河中永远闪耀着光芒,吸引着更多人前来探寻它的奥秘。
大足石刻作为世界石窟艺术上的独特星座,历久而弥新,其光芒不仅震古砾今,更将照耀未来。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大足石刻将励志图新,薪火相传,踵事增华,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不断书写文明相承,举世共享的时代华章。
天下大足,福满人间。四海同尊,五洲共仰!
黄胜(四川农商联合银行绵阳办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