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守护生命健康防线

抗菌药物是人类医学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但由于抗菌药物的滥用和不合理使用,微生物的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许多常见感染变得难以治疗。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抗菌药物耐药性”列为全球十大公共卫生威胁之一。

一、什么是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是指治疗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等病原微生物所致感染性疾病病原的药物。可分为抗生素(天然来源)和合成抗菌药两大类。目前临床使用的抗菌药物主要有青霉素类(如阿莫西林)、头孢菌素类(如头孢曲松)、大环内酯类(如阿奇霉素)、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等。

二、抗菌药物的使用误区

误区一:感冒就用抗菌药物

普通感冒大多由病毒引起,抗菌药物无效。滥用可能导致细菌耐药、肠道菌群失调,甚至引发二重感染(如真菌感染)。

误区二:抗菌药物=消炎药

炎症是指机体对感染、外来物质或其他原因所致损伤的一种应激反应,可分为感染性炎症和非感染性炎症(无菌性炎症)。抗菌药物主要用于引发炎症反应的感染性疾病,非感染所致的炎症,是不需要用抗菌药物的。

误区三:细菌感染了抗菌药物随便吃

每一种抗菌药物都有各自的抗菌谱、适应症。患者的病因、感染部位及病程不同,使用的抗菌药物也不同。需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最有效的药物。

误区四:不规律使用抗菌药物也没关系

自行随意换药、急于停药,可能会造成治疗无效,或疗程过短,达不到有效治疗效果。自认为效果不理想,随意加量,容易导致药物过量,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三、抗菌药物管理规定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对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和处方权限做出了相关规定:

第六条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行分级管理。根据安全性、疗效、细菌耐药性、价格等因素,将抗菌药物分为三级:非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与特殊使用级。

第十六条 医疗机构应当按照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制定本机构抗菌药物供应目录,并向核发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第二十四条 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可授予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可授予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具有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在乡、民族乡、镇、村的医疗机构独立从事一般执业活动的执业助理医师以及乡村医生,可授予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药师经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可获得抗菌药物调剂资格。

医疗机构、医师、药师违反《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关于抗菌药物的规定,将会受到行政处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将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正确使用抗菌药物

1.遵医嘱使用抗菌药物:

凭处方购药,按剂量、疗程服用,不随意停药或增减药量。

2.不自行购买和使用抗菌药物:

感冒、咳嗽先就医,不要盲目购买、服用抗菌药物。

3.不随意分享:

不同病情用药不同,他人药物可能加重自身病情。

责编:张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