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V观沂源·奋进记 旧枝绽新蕊 智造向芳华——沂源工业强县的“链”上突围

编者按:

奋楫扬帆正当时,砥砺奋进谱新篇。为全面展现今年以来沂源县经济社会发展的蓬勃态势和丰硕成果,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于8月14日至15日全程参与“V观沂源·高质量发展媒体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

记者深入项目建设一线、乡村振兴前沿、文旅发展热土和民生工程现场,用脚步丈量发展热度,用镜头记录奋进足音,用笔触传递实干力量。即日起,我们推出“V观沂源·奋进记”系列现场观察报道,聚焦工业强县、农业富民、文旅提质、民生改善四大维度,生动呈现高质量发展如何从“规划图”一步步变为群众可感可及的“幸福账”,旨在解码沂源发展的实干路径,凝聚冲刺下半年、打赢收官战的强大合力,为“十四五”圆满收官、“十五五”精彩开局奏响昂扬奋进的时代强音!

县域经济如何突破地理局限、激活发展潜能?在鲁中腹地的沂源,答案正从轰鸣的生产线上传递:这里没有坐等风口,而是以技改为刃、以集群为链、以园区为基,推动“老树”萌发“新芽”,让“制造”迈向“智造”。

从一支预灌封注射器到一块超级晶体纤维板,从传统玻纤到新能源轻量化材料,沂源正以一场静水流深的产业变革,勾勒出山区县高质量发展的清晰路径。这座曾以生态著称的小城,正以坚实的产业根基,在新时代的赛道上跑出令人瞩目的“沂源加速度”。

技改焕新机:传统动能加速蝶变

8月14日下午,沂源经济开发区内机器轰鸣,热气升腾。在淄博卓意玻纤材料有限公司数字化车间,窑炉余热正被高效回收用于原料烘干,一条年产8万吨ECER玻璃纤维的智能化生产线正全速运转。

“这是技改带来的‘化学反应’。”车间主任朱启伟指着一台新型捻线机介绍,“以前单机日产能2880公斤,现在达到4032公斤,人时效率提升60%!”他身后,纤细如发的玻璃丝在机械臂牵引下卷绕成筒,整齐码放,智能物流系统有序运转。

不只是卓意玻纤,一场“老树新芽”式的技术革命正在沂源全域铺开。面对复杂经济环境,沂源县建立企业家“圆桌会议”机制,组建“流动技改服务队”上门问诊,推动企业“向存量要增量、向创新要动能”。“全县谋划实施‘老树新芽’项目30个、重点技改项目50个,技改投资同比增长89%,增速全市第一。”沂源县工信局副局长李代祥表示,

“我们不是在等风来,而是在造风而行。”在山东省药用玻璃股份有限公司车间,一支支晶莹剔透的预灌封注射器在机械臂间精准流转。“我们改造原有2条线,新上19条先进产线,引进国外成型机、插针机等设备89台套。”车间主任毛剑介绍,“项目达产后,年产能将从6000万只跃升至5.6亿只!”

这不仅是数字的跃升,更是传统产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的缩影。沂源正以技改为笔,书写传统动能焕发新生的奋进篇章。

集群强引擎:新质生产力加速孕育

如果说技改是“点”的突破,那么产业集群则是“面”的崛起。走进沂源工业版图,两大主导产业正撑起高质量发展的脊梁:新医药产业产值达97.69亿元,增长3.85%;新材料产业实现65.1亿元,增长3.25%。“四强”产业增加值占比高达85.7%,稳居全省前列、全市首位。 “一切为了上项目、拉链条、建集群!”李代祥语气坚定。

在山东鲁科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2万吨超级晶体纤维板项目正稳步推进。车间主任李明玉站在缓缓成型的新型板材前介绍:“产品氧化铝含量超70%,耐高温、抗热震,可广泛应用于石化、电力、航空等关键领域。” 目前1号车间已投产,预计2026年全面达产后,年产值将达3.6亿元,成为全国第二大超级晶体纤维板生产企业。“这不仅是一个项目,更是一条产业链的起点。”李明玉说。

更令人振奋的是,沂源县与国药合作迈出实质性步伐,正式签约并召开首次联席会商会议,首批谋划储备总投资13亿元的项目4个,利用国药科技、人才、营销等全产业链赋能沂源的路径更清晰,打造百亿药玻、百亿大健康产业、两百亿级新医药产业集群的支撑更具体。

与此同时,在山东博克塞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司振辉手持刚下线的动力电池上箱体介绍:“这是我们为长城汽车定制的轻量化电池箱体,已拿下2000万元订单;还有豪驰汽车3万个货厢订单。”这座新能源轻量化基地,正是沂源布局“五条新赛道”的代表之作。

全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90.4%,稳居全省第一梯队。省级数字经济特色集聚区建设如火如荼,新质生产力正从蓝图走向现实。

园区筑底座:擘画“十五五”发展新图景

“开发区是沂源工业的‘命根子’!”这是沂源县上上下下的共识。作为核心引擎,开发区化工产业园扩区获批,综合评价得分全市第一,正加速推进智慧能源和供应链服务“两大平台”建设,向高附加值项目精准招商。

而支撑这一强劲势头的,是“四驾马车”协同发力的园区新格局——南部物流园,鲁中数智物流园已完成总工程量90%,即将成为辐射鲁中的物流枢纽;西部新城,青啤扩产、维沃物流等项目夯实产业根基;东里绿动力产业园,超高温材料项目为绿色制造注入新动能;经济开发区,智慧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持续提升。

“十五五”蓝图即将徐徐展开,沂源正锚定GDP与工业产值“双400亿”目标,路径清晰、步履铿锵:深化央地合作,推动新医药集群迈向两百亿级;提速50个技改项目,打造智能制造标杆;培育“五大老板块、五条新赛道、十个分领域”企业矩阵;借力数字经济集聚区建设,探索县域工业转型新范式。

从药玻车间的机械臂,到博克塞斯的轻量化革命;从卓意工厂的绿色蜕变,再到鲁科新材料的“超级纤维”,沂源工业的蓝图,正于轰鸣的流水线中化为现实。这座鲁中山区县,正以坚实的产业根基,搏动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脉搏,在新时代的赛道上,跑出属于沂源的“加速度”。

(大众新闻·鲁中晨报记者 马斌 通讯员 董玉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