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JINSONG”还是“JINGSONG”?劲松拼音竟有两种写法

在东三环劲松桥及周边道路的指示牌上,“劲松”的拼音均标注为“JINSONG”;而地铁劲松站内外的标识却标注为“JINGSONG”。相距不过50米,却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标注,究竟谁对谁错,让过往的行人十分困扰。

记者实地走访发现,在东三环劲松桥上,蓝底白字的桥铭牌上,“劲松桥”下方标注为“JINSONG Bridge”。在劲松路与东三环南路路口的南北两侧,白底红字的路牌上,“劲松路”的下方也标注为“JINSONG LU”。而在不远处的地铁劲松站,站内外多处指示牌上,“地铁劲松站”的下方均标注为“JINGSONG Station”;但在地铁站A口外的一处“劲松站地面示意图”上,“地铁劲松站”又被标注为“JINSONG Station”。来自外地的一位游客盯着标识满脸困惑:“同一个地名两种拼法,到底哪个是对的?”

“我家就住这儿的,这地儿就叫‘jìn sōng’,叫了几十年了。”家住附近的居民王先生坚持自己的读音。也有市民认为,新华字典中“劲”为多音字,地铁标识遵循了官方标准,并无差错。

记者咨询多方得知,“JINGSONG”与“JINSONG”的争议,实则是书面语与口头语的碰撞。北京市社科院副研究员赵雅丽表示,“劲”字读“jìng”时表强劲有力,如“疾风知劲草”;读“jìn”时指力气、精神。从语义角度,“劲松”应取“jìng”音。北京民俗学会会长高巍进一步解释,书面语求准,所以劲松注音为“jìng sōng”,而到了口头语则是怎么方便顺口怎么来,“jìn sōng”是北京人约定俗成的口语表达。而路牌拼音作为公共标识,应遵循书面规范。

北京市交通委对此回应称,经核实劲松桥建设符合《东三环(左安东路—劲松路)桥梁工程—劲松立交桥》竣工图设计,现场不存在桥铭牌标识错误的问题。“劲”字为多音字,有“jìng”与“jìn”两种读音,现场拼音标识为“JINSONG”并非标识错误。而根据市政府外办关于商请审核城市轨道交通站名英文译法的复函,地铁劲松站站名标志中的“JINGSONG”的拼写也无误。关于桥铭牌与地铁站牌拼音统一的问题,二者均无标志错误,经多年运行并未出现出行困扰和信息传递误导。

“我们叫‘jìn sōng’叫了半辈子了,本地人都知道叫什么。但距离这么近的桥铭牌、路牌、地铁站牌上标注的却不一样,让人觉得挺奇怪的,也让外地游客看着直犯迷糊,这不成了各说各的吗?”市民张先生建议,城市路牌是城市名片,双语标识更该严谨,这类细节问题不应被忽视。规范标注不仅关乎出行便利,更是城市文化精准传递的重要体现,各个部门应统一标准。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褚英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