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慢乙肝临床治愈率达33.8% 为全球提供“中国方案”

中国慢乙肝临床治愈(珠峰)工程项目研究数据显示,慢乙肝患者48周临床治愈率可达33.8%,为全球乙肝治愈提供“中国方案”。近日在京召开的第34届亚太肝病学会年会上,我国多个乙肝临床治愈研究项目发布最新成果。

慢性乙肝治疗率仅有15%

病毒性肝炎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存量肝炎病毒携带者和肝炎患者基数大。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王贵强教授在会上指出,统计数据显示,全球乙肝病毒感染者数量约为2.6亿,中国乙肝病毒感染者约7500万,约占全球总数的1/3。而最新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数据显示,我 国慢性乙肝的诊断率和治疗率分别为22%和15%,诊断、治疗存在较大缺口。

据了解,乙肝病毒感染会极大地提升罹患肝纤维化、肝硬化,乃至肝癌的风险。每年我国平均1000名慢性乙肝患者中,就有1到5人,会朝着肝癌方向发展。大量研究表明,临床治愈可阻止乙肝患者终末期肝病进展,降低肝硬化肝癌及死亡风险,从而改善患者长期预后。

珠峰项目临床治愈超8848例

近年来,我国科学家在乙肝临床治愈研究领域持续发力,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为全球乙肝防治事业注入强劲动力。

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发起设立中国慢乙肝临床治愈(珠峰)工程项目发布最新进展:近7年来,全国400余家医院,超过2000名医生参与,项目入组患者超3万例,临床治愈患者超过8848例。研究数据显示,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α治疗的患者,持续治疗36周以上,48周临床治愈率达33.8%。

与此同时,由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发起设立,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张文宏教授牵头发起的“中国降低乙肝患者肝癌发生率研究(绿洲)工程项目”,也发表了2年阶段性数据。数据显示,无论是初治患者还是核苷经治患者,聚乙二醇干扰素α治疗在乙肝表面抗原清除方面均有显著优势。同时,相比于核苷类药物,基于聚乙二醇干扰素α治疗,可将慢乙肝患者的肝癌发生风险降低约85%。据了解,目前我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已将核苷经治优势人群加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治疗追求临床治愈写入推荐意见。

209家乙肝临床治愈门诊获

“珠峰”项目的牵头专家,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高志良教授针对进一步扩大“珠峰”项目临床治愈成果的应用范围做出规划:在全国范围积极建设乙肝临床治愈门诊,让更多乙肝患者有机会实现临床治愈。

与此同时,推动乙肝临床治愈专家共识与指南的更新,并探索开展新型抗病毒药物的临床试验工作。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启动“乙肝临床治愈门诊规范化建设与能力提升项目”,2024年全国209家医院通过评审,成为首批乙肝临床治愈门诊规范单位及培育单位。高志良教授指出,这些门诊通过“全病程科学管理”模式,为患者提供个体化治疗方案,显著提升了治疗依从性和治愈率。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洁

编辑/李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