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远在南美洲的巴西派出了远征军赴意大利战场作战,协助他国盟军夺取重要阵地,是二战唯一一个直接参战的拉美国家。
二战开始后,远离主战场的许多南美洲国家采取了中立观望姿态。开始几年,巴西亦是如此,但随着巴西大量的咖啡、糖、金属等物资源源不断供应给美国军队和平民,巴西被纳粹德国视为敌人。德国潜艇在海上肆意袭击巴西商船,许多船只被击沉,巴西人的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1942年8月,巴西向纳粹德国和意大利宣战,并准备派遣远征军前往欧洲协助盟军作战。
纳粹德国听闻巴西要参战后不以为然,有纳粹德国媒体还嘲讽说“除非蛇会抽烟,否则巴西人派不出像样的军队”。结果,巴西人集结了2.5万余人组成远征军,还针对德国人的嘲讽设计了徽章“抽烟的蛇”,作为这支军队的标志。巴西军人很喜爱这个标志,后来在战斗中,他们还在炮弹上用葡萄牙语写上“抽烟的蛇发怒了”的字样,让炮弹带着巴西人的不平和愤怒砸向德军。

巴西远征军的战士
1944年7月,巴西远征军抵达意大利,主要配合美军在意大利中部山区作战。一开始,远征军遇到很多难题,首先是气候上的不适应。意大利的气候与巴西截然不同,尤其是在山区,寒冷潮湿的天气让习惯了热带气候的巴西士兵极为难受,他们手脚麻木,武器操作也变得迟缓。同时,远征军后勤补给也时常遭遇困难,山路崎岖,物资运输频频受阻,巴西士兵常常面临饥饿和寒冷的双重折磨。
盟军为远征军紧急调配更厚重、保暖的军服和靴子,巴西人积极适应天气和地理环境,并在与盟军协调作战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但开始实战后,远征军还是遭遇了挫折,特别是在1944年10月前后的几场战斗中,远征军以为他们面对的是战斗力较弱的意大利军队,就放松了警惕,结果吃了德军主力部队的败仗。但巴西军人的战斗精神十分顽强,一次战斗中,一个步兵小队在只有3人的情况下坚守阵地。
1944年11月,巴西远征军按照部署投入到卡斯泰洛山战役(又译蒙特卡堡战役)中。卡斯泰洛山地势险要,是德军的防御重地,巴西远征军承担了夺取这座山峰的艰巨任务。战役初期,远征军多次出击,但均以失败告终。德军凭借坚固的防御工事和有利地形,进行了猛烈阻击,巴西士兵在陡峭的山坡上攀爬,还要承受德军密集的火力,遇挫的远征军只得退回大本营休整。
次年2月,积累了战斗经验的远征军再次兵临卡斯泰洛山下,向德军发起进攻。他们重新调整战略,加强对地形的侦察和分析,指挥官们也重新策划了进攻方案。1945年2月21日凌晨,远征军再次发动攻势——在空军战斗机的支援下,地面部队发起多次突击,最后甚至进行了白刃战,巴西士兵的气势最终压垮了德国守军。傍晚时分,巴西远征军终于攻占卡斯泰洛山的山顶。之后,巴西远征军牢牢控制住这一防御重地,直到德军全面投降。
卡斯泰洛山战役的胜利,为盟军在意大利的进一步推进打开了通道,加速了意大利战场局势的扭转。在意大利战场,巴西远征军共俘虏德国和意大利2万多人,以英勇表现赢得盟军的尊重和赞誉。
远征军凯旋后,受到巴西全国人民的欢迎。巴西政府为表彰他们的功绩,授予众多参战将士荣誉勋章。巴西远征军的事迹被广泛传颂,激励一代又一代巴西青年。进入21世纪后,巴西还会在卡斯泰洛山战役的重大周年庆典举行游行,向巴西的反法西斯英雄们致敬。(王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