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是一座怎样的城市?
在北京能够收获什么?
“充满无限可能”、“包容”
“充满机遇”、“不怕失败”
……
5位年轻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也讲述了自己的“北京故事”
3月30日,在2025北京国际青年创新发展论坛上,5位青年人才向全球人才发出“聚北京·创未来”邀约,北京市有关部门发布《北京市支持留学回国人才创新创业若干措施》,欢迎全球青年人才来京发展。

5位青年人才讲述自己的“北京故事”
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王仲远讲到,“北京是一座引领未来、创造未来,充满无限可能的城市”,他“深刻感受到北京这座城市对于全世界企业、对于我们这样来自五湖四海青年人才的包容”。“不论你是什么样的背景,只要有能力、有热情、有梦想,在北京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机会”。

王仲远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
明势资本合伙人焦腾认为,“北京在过去的计算机时代、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汽车电动化四次技术浪潮中,每一次都引领了时代的发展”。“在北京作为一名投资人是很幸福的”,“可以只用一杯咖啡的时间,集齐全球最顶级的人才、技术、产品、资本和商业的每一块拼图”。他感慨,“创业者不必追逐风口,因为北京本身就是最大的‘造风之城’”。


焦腾明势资本合伙人
CGTN美籍主持人兼编辑瑞秋·琳恩·韦斯讲到,“北京是一座充满机遇的城市,为追梦者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这座兼容并蓄的城市汇聚了商业精英、媒体人、教育工作者、艺术家等多元群体,让我找到了归属感”,“我最珍视的是这座城市给予的生活韵律,在这里找到了专业成就和生活情趣的平衡”。“北京是一座激励你去连接、去创造、去成就更大事业的城市”。

瑞秋·琳恩·韦斯CGTN主持人兼编辑
人形机器人初创公司星动纪元创始人陈建宇介绍了他的感受,“北京的包容既能让千年古树扎根,也容得下新苗破土,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追梦者,将不同背景的人才汇聚成创新的洪流”。“北京的冬天不仅有暖气,还有更温暖的东西——那种能让技术落地生根的土壤”。“北京教会我的,不是害怕失败,而是用北方人的豪爽去拥抱试错的痛快”。

陈建宇星动纪元创始人
清华大学博士生李政在8年的北京求学经历中领悟到,“在北京不怕失败,重要的是能够从失败中找到答案”。“北京不会给你现成的答案,但它会赋予每个坚持的人找到方向的机会”。“在这里,失败与突破都是成长的刻度,我们终将在国家需要的坐标上,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李政清华大学博士生
发布《北京市支持留学回国人才创新创业若干措施》
《若干措施》紧紧围绕留学回国人才在京发展的实际需要,从人才引进、培养、激励、服务全链条提出13条23项措施,全力支持留学回国人才扎根北京、圆梦北京。
加大留学回国人才引进力度
北京市用人主体中,毕业于世界大学排名前列国(境)外高校的理工医类硕士及以上全职工作留学回国人才,在国(境)外学习满一年以上且首次回国三年内的,优先引进。属于本市重点产业领域的,毕业高校世界排名可适度放宽。
对国(境)内取得博士学位,到国(境)外从事理工医相关领域博士后研究或访学一年以上,且首次回国三年内的留学回国人才,优先引进。
加强留学回国人才培养支持
在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资助和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启动支持计划中,加大对人工智能、医药健康、集成电路等新兴产业留学回国人才倾斜力度。
举办“留学人员回国创业高级研修班”“留学回国人才成长营”等,提高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创业指导、技能培训、留学人员参与等水平。
支持留学回国人才创新发展
将留学回国人才纳入北京市统一就业促进政策体系,符合条件的可享受企业吸纳类、技能培训类、就业见习类、创业扶持类等政策支持。
依托联系北京·全球创新服务网络,建设留学回国人才求职信息平台,定期发布招聘岗位、举办专场招聘会。
扩大“海外英才北京行”等活动规模,帮助留学回国人才落地发展。
每年遴选一批高层次留学人才给予资金支持。
支持企业依托“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培养支持项目”集聚培养留学回国人才,给予“资金+人才服务”综合支持。
将留学回国人才持有的更多类别境外职业资格证书纳入北京市国际职业资格认可目录,对应相应职称提供待遇保障。
鼓励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用人单位招收外籍留学回国人才,推荐申报“国际博士后”计划并给予资金支持。
强化留学人才回国创业启动支持
每年遴选一批优秀留学回国人才创办企业给予资金支持。
鼓励留学回国人才参加“HICOOL全球创业者峰会暨创业大赛”,对获奖人才提供奖励资金和项目发展支持。
对符合条件并获得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留学回国人才创办企业,按照不超过其贷款项目实际利率的一定比例给予贴息支持;在办理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过程中产生的评估费、担保费及其他新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综合成本费用,按照一定比例进行补贴。
支持符合条件的留学回国人才申请创业担保贷款。贷款金额低于一定额度的,原则上免除反担保措施。
加强留学回国人才发展平台建设
试点建设“留学人员实习见习基地”,搭建留学回国人才创新创业对接平台,提供实习见习岗位以及留学回国人才落户、工作居住证办理、见习补贴等保障。
支持建设优秀留学人员创业园,给予资金和工作居住证指标单列支持。
加强留学人才服务保障
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用好创业示范基地、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等载体,为留学回国人才提供低成本高品质创新空间,设置免费办公工位,减免物业管理费。
支持有条件的地区为留学回国人才提供一定期限的免费周转住房。
对符合条件的留学回国人才,由相关地区提供租购房补贴、人才公寓或人才保障性住房。
留学回国人才在京无产权房屋的,引进时可在聘用单位所在区级公共集体户落户,人事档案可转入聘用单位或单位委托存档的档案管理机构。
已加入外籍的留学回国人才持有效签证入境,因正当合理事由需多次出入境的,可换发多次出入境签证证件。
开展“首都人才奖”评选表彰,对首都高质量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留学回国人才给予激励。
编辑 辛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