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黄河云评 | 暑期关爱,要的就是这份“接地气”

暑假到了,乡村孩子的托管问题又成了不少家庭的牵挂。在博兴县兴福镇,看不到轰轰烈烈的“形象工程”,却能在街头巷尾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温暖——“滨滨学堂”延长成了全天托管,大学生志愿者自发组成辅导队,带着孩子们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学剪纸、练书法、写作业。这些不花哨、接地气的举措,恰是暑期儿童关爱的生动注脚。

兴福镇的做法,在“小切口”里藏着大民生。通过摸清不同家庭的需求:针对双职工子女,开放村党群服务中心作为“临时课堂”,供免费午餐和作业辅导;对于留守儿童,组织“代理家长”定期家访,记录孩子们的“微心愿”,小到一套绘本、一双运动鞋,都有人记挂、有人落实。这种“按需供给”的思路,避免了关爱沦为“走过场”,让每一分投入都用在刀刃上。

更可贵的是,这里的关爱带着“人情味”。镇里的优秀教师被请进课堂,教孩子们学习;派出所民警来讲安全课,不说空洞的大道理,而是用本地真实案例教孩子防溺水、防拐骗。这些身边人、身边事,让教育不再是生硬的灌输,而是像夏日凉风一样沁人心脾。

当下,一些地方的暑期关爱容易陷入“低级红”的误区:摆拍几张送文具的照片就算完成任务,组织一次参观就算“关爱到位”。然而,真正的儿童关爱,不必追求“高大上”,关键是把好事做到孩子心坎里。它可以是村里阿姨切好的一盘西瓜,可以是志愿者每天准时打开的教室门,更可以是整个社会对“儿童优先”理念的默默践行。

暑期时光短暂,但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深远。希望我们从细节处着眼,用真心换真情,才能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关爱中度过一个安全、快乐的暑假。这才是暑期儿童关爱应有的模样。

(作者 王敏)

编辑:王梦青 编辑:刘梅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