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校园里的深圳温度!这些 “出圈”瞬间每一幕都很治愈

三尺讲台存日月

一支粉笔写春秋


9月10日

是第41个教师节

祝愿所有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这一角色

是学生们的引路人

传道、授业、解惑

参与塑造一个更有希望的未来

课堂之外

他们也是同行人

乐于倾听、陪伴并给予理解

是成长路上无可替代的宝藏朋友


一起来看看

这些在深圳教育领域

发光发热的奉献者


运动场秒变Live现场

“爆款”体育课点燃运动热情


“左右左,抬腿”

“公主王子,请上道”

……

在南方科技大学附属罗湖中学

匡庆的体育课上

口令混搭B-Box

点燃孩子们的运动热情



从北体毕业后

匡庆来到深圳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

开启属于自己的教育篇章


当幽默解说遇上体能教学

学生流着汗说有趣

“原来体育课还能这么好玩”

“那些小游戏让我们感到很放松”

……


上课之余

匡庆还拍视频记录学生们的成长时刻

监督学生减肥

让学生教自己跳女团舞

他的镜头下

大家总是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亦师亦友得以具象化



匡庆表示

“深圳‘一天一节体育课’做得很好

虽然工作上累一些

但是看到孩子们的进步和笑脸

让我觉得一切都很值得”


3万份教学资料“喂”出AI助教

为学生打造历史学习好帮手


制作时间轴

把复杂的历史事件按照清晰脉络呈现

生成考点口诀

把枯燥知识点变成有趣记忆点

……


深圳第二高级中学

拥有25年教龄、全网粉丝300万+的

资深历史教师周建定

将3万份教学资料“喂”给AI

训练出了一名“AI助教”

让广大网友直呼

“太超前!”

“接地气又有创意,眼前一亮”

“可以全国推广”



被学生们亲昵成为“定哥”的他

为了让AI充分了解高考考试题型

保证教学的准确性

将近十年的高考真题

中国大百科全书、辞海等权威的工具书

大学本科、研究生的历史专业教材

全国最好的老师上课的课件、教学案

输入知识库里面

截至目前

知识库已输入23万字的历史资料



定哥表示

“利用AI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历史知识

制作自己的历史播客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大家的成绩也有了显著进步”



深圳第二高级中学高二学生孙扬说

“我们的历史学习变得更加轻松了

运用AI学习可以

补充我们以前缺失的背景概念

用在解题上

思路也会变得非常清晰”


“深圳最接地气的校长”

放学后陪学生一起数数等家长


3000秒大概是多久?

湖东小学校长郑艳峰

用陪伴告诉孩子们答案



每天放学后

在湖东小学门口

总能看到郑艳峰的身影

他时常拿着书本

坐在小板凳上和陪孩子们一起

等待家长到来

几十分钟的时间里

他会给身边的孩子读书、讲故事

或是聊聊天


图后方橙色衣服的郑艳峰正在与等待家长接送的学生交流 图源 / 评论区网友


郑艳峰笑着回忆说

“那天有个孩子问我

‘校长,3000秒大概是多久?’

我告诉他从1开始数

数到2800多

差不多就是3000秒了”

数数的孩子才刚上一年级

第二天来学校

已经数到了500多

“我鼓励他

明天我们可以继续数”


这一幕

被来接孩子的家长拍下来

视频迅速在网络上火了



不少学生家长前来

“认领”这位校长

并称这样有爱的画面

每天都在校门口上演

还有家长亲切地称赞他为

“深圳最接地气的校长”

这道伫立在夕阳下的身影

已然成为校门外

一道最温暖而动人的风景


“和牌比刷题爽”
把学习变成值得追逐的游戏


“碰!硝酸亚铁加氢氧化钠!”

“和了!电解水反应凑齐!”

……

南山实验教育集团麒麟二中

学生们在化学课堂“打麻将”

网友直呼

“学出新高度了”

“一般人打不了这个麻将”



这款“化学麻将”

由校长陈明煜亲自设计

彻底颠覆传统复习模式

学生需用14张牌组出完整化学方程式

率先配平者即可“和牌”

这不仅考验运气

更考验学生们对化学元素的掌握熟练度


陈明煜表示

“化学方程式和化学反应

是学生经常出错的知识点

我们把这些原子和离子拆分出来

通过化学规律去组合排列

让学生巩固和复习的时候掌握得更快

也更愿意主动去学习”



九年级学生蔡子渝说

“我觉得这种方式非常好

能有效缓解中考的备考压力

比赛赢了也会有奖励

里面还可能‘开’出卷子”



除了“化学麻将”

学校还定制了化学魔方游戏

化学分子结构搭建游戏等

将中考复习与趣味游戏巧妙融合

深受学生喜爱


365天的支教之旅

在海岛播撒诗歌的种子


在海岛上写诗有多浪漫?

深圳实验学校的语文老师周其星

此前从深圳去到汕头海岛

开启365天的支教之旅


由于资源相对匮乏

登岛之初

周其星发现班上的学生

对岛外的世界并不了解

他认为

诗歌能打破城乡教育的隐形壁垒

重塑乡村儿童的精神宇宙


一年时间里

周其星带着海岛的孩子们

读诗、抄诗、写诗


周其星给孩子们讲诗歌 图源 / 深圳教育


南澳岛的风物

成为了最生动的教材

孩子们用不同的方式

写灯塔、渔获、潮声、礁石

品尝“夏天的味道”

赞美“一棵春天的树”

记录自己闪闪发光的生活

让山海之间有了

诗歌的回响和理想的光芒


周其星给孩子们讲诗歌 图源 / 深圳教育


周其星感慨

“我深切感受到

吹着海风听着海浪长大的孩子

同样能够写出

透明清澈充满想象力的诗句”



从教室、体育场、校门口到海边

这些在深圳教育领域

闪闪发光的耕耘者

打破边界

给予学生们知识、智慧、品格教育

托起每一个孩子的梦想

再次向老师们致敬

道一声

“老师您辛苦了”


部分内容综合自深视教育、深圳教育

编辑 / 李婷

审校 / 李天南 庞诗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