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关于雨的古诗伤感(李商隐四首写雨诗)



李商隐,晚唐诗人,祖籍怀州,从祖父李俌开始,迁居到了郑州荥阳。


李商隐三岁时,父亲因为忍受不了官场的倾轧和排挤,受好友邀请,正式辞官入幕,从中原举家搬迁来到浙江。


北方文化的刚正质朴,还没有完全融入他的气质,便随同父亲来到了江南,直到十岁时父亲去世,他的童年都在温柔的江南水乡度过。


李商隐的个性,他的诗文,深厚江南文化的影响,江南的风花雪月,江南的精致繁复,一如他敏感又繁复,绮丽又神秘的内心。


还有江南无处不在的水,这水浸润到他的整个诗篇,化成一丝丝,一滴滴冰凉的雨,在丛林法则的世界里,一颗真诚而又脆弱的心,这雨,又何尝不是他心中流淌的泪呢?


1

《滞雨》

唐. 李商隐

滞雨长安夜,残灯独客愁。

故乡云水地,归梦不宜秋。


长安城下着绵绵不断,淅淅沥沥的小雨,在漫漫长夜中,只有一盏残灯,与我为伴,对于我这个在他乡漂泊的人来说,怎么才能排解这无处不在的孤独和伤感呢?


我每天都在向往着故乡,多么希望可以早一点回去,回到那个美丽的云水之地,可是回家的这个梦啊,实在太遥远,也不适合这样的清秋。


李商隐在第三次科考落第后,在华州刺史崔戎府上入幕,崔戎对他照顾有佳,但可惜好景不长,没多久崔戎就病死在任上。


落榜的失意,加上好友崔戎的离去,让他在这个秋夜更加的心灰意冷,秋雨的凄美,满心归思蔓延,却又深知归期不定,只能自己劝慰告诉自己,归梦都不宜。


这是一场多么心碎的雨。



2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唐. 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在一个秋天的黄昏,眼瞅要下雨,李商隐来在一个叫骆氏亭的驿站,休息躲雨。


骆寺亭建立在一个四面种满竹子的水坞上,四周清静,不染纤尘,亭轩临水,分外幽清,此时此刻,我心中的思念啊,不自觉地飞向远方,可是这思念却无法穿透这重重的高楼。


已是暮秋时节,天空上的阴云连日不散,霜飞的时节也来晚了,秋天迟迟不肯落下帷幕。


枯萎的荷叶,干枯的荷梗,任由秋天冰冷的雨水,点点滴滴,点点滴滴,打湿着自己。


坐在这个清幽的亭子里,他在思念崔戎,是崔戎的相知相惜,给过他一道微光,可是如今阴阳两隔,却再也不可能相见。他在思念崔戎的两个公子,崔雍和崔衮,他们曾跟李商隐情同手足,可如今天各一方,再无消息。


自己的接下来的路到底该怎么走,路又在何方?“留得枯荷听雨声”,这凄美的雨声,有几人能听懂呢?



3

《风雨》

唐. 李商隐

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心断新丰酒,消愁斗几千?


我就像一片黄叶,在风雨中飘零,找不到自己的归宿。青楼里管弦依旧,可是谁又在乎我的失路之悲呢?


新知被世俗鄙薄,一再遭受打击,旧交也离我疏远,再也回不到从前。


我内心的愁苦难以言喻,只愿自己醉在酒乡,从此长醉不愿醒。


公元848年,令狐綯升任翰林学士,牛党一派开始疯狂清理李党人员,桂州郑亚再次被贬,可是李商隐在得知郑亚被贬后,不但没有及时跟他撇清关系,反而代幕主郑亚申辩,将自己置身于是非漩涡中心。


在义和利的关键时刻,他再一次做出不符合世人标准的选择,又一次把自己推向了更深的深渊。


或许这就是书生意气,一颗不合时宜的诗心,和一个在现实中无处安放得干净又自哀的灵魂。



4

《夜雨寄北》

唐.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桂州郑亚幕府星散后,李商隐往返于巴蜀之地,寻找着可以落脚的栖息地。此时他接到妻子的来信,问他何日能回到家中,不管在外遭遇如何,一家人能够团聚在一起,就是最好的。


可是此时此刻的李商隐,内心有多么地盼望着回家,就有多么地不敢回家。


回到洛阳,一方面就得面对妻子儿女的关心和询问,更难的是,还得面对此时位居高位的令狐綯,接受相比之下自己更加卑微的处境。难道自己要再一次放下尊严去祈求他的施舍吗?


我什么时候才能够与你一起在家中的西窗下剪烛长谈呢,我会告诉你今夜此时我在巴山的旅店里,我的所思,所见,慢慢地,细细地与你言说。


归期无期,不是不想回,而是回不去。


公元848年的秋天,李商隐回到了洛阳的家中……


EN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