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工时的执行通常遵循以下步骤和原则:
确定作业元素
列出所有作业步骤,如上料、编程、调试、贴片、炉后检查等。
测量每个作业元素的时间
通过时间研究、工作抽样或经验数据来测量每个作业元素的标准时间。
确定作业循环时间
循环时间是指完成一个作业周期所需的时间,包括作业时间和必要的休息时间。
计算标准工时
标准工时 = 循环时间 × 作业数量 / (1 - 缓冲率)
其中,缓冲率是指为应对生产中的不确定因素而预留的时间百分比,通常为5%-10%。
遵守法律规定
根据《劳动法》及相关法律规定,我国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得超过40个小时。
用人单位因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劳动者协商后,可以适当的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但一般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保证休息
企业应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综合工时制
对于不能实行标准工时制度的企业,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综合工时制度。综合工时制是指分别以周、月、季、年等为周期,综合计算工作时间,但其平均工作时间和平均周工作时间应与法定标准工作时间基本相同。
加班规定
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的,可以给劳动者安排补休而不支付加班工资,如果不给补休,应当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200%支付加班工资。
数据收集与分析
制定标准工时前,需要收集真实的数据,包括观察法、问卷调查、数据历史等,以便做出更科学的决策。
持续监测与调整
实施标准工时后,必须实现持续的监测与调整,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优化标准工时。
通过以上步骤和原则,企业可以有效地执行标准工时,确保劳动者的权益和健康,同时提高生产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