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工资的支付方式主要遵循以下几种方式:
货币形式支付
农民工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支付,不得以实物或有价证券等其他形式替代。支付形式包括现金支付和银行转账。
银行转账
施工企业应设立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由发包方或建设单位按照工程进度将工程款中的农民工工资部分直接拨付到该专用账户。企业根据农民工的考勤记录、工作量等按月编制工资表,通过银行代发工资,直接将工资发放到农民工个人银行账户。
现金支付
在一些情况下,如建筑企业与农民工签订劳务专业作业分包合同,项目经理或承包者可以现金支付农民工工资。但这种方式需要制定统一委托收取农民工工资或劳务款协议书,并且建筑公司必须与项目经理签订委托代发农民工工资或劳务款协议。
工资保证金制度
政府应制定和完善专门针对农民工工资支付的法律法规,建立工资保证金制度,要求施工企业在项目开工前按一定比例缴存工资保证金到指定账户,作为应急支付资金。
合同管理
在工程项目招标环节,要求发包方将农民工工资支付条款纳入工程承包合同。施工企业在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时,也必须详细注明工资相关条款,确保双方权益明晰。
支付周期和日期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与农民工书面约定或者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规定的工资支付周期和具体支付日期足额支付工资。实行月、周、日、小时工资制的,按照月、周、日、小时为周期支付工资;实行计件工资制的,工资支付周期由双方依法约定。
工资支付台账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工资支付周期编制书面工资支付台账,并至少保存3年。支付工资时,应当提供农民工本人的工资清单。
维权途径
农民工如遇到工资被拖欠,可以先向劳动监察大队进行投诉,也可以直接申请劳动仲裁。
这些支付方式旨在确保农民工工资的及时足额支付,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用人单位和施工企业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支付过程的透明和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