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万贵妃比明宪宗大17岁却为何极度受宠?她最后的结局如何?

铁打的万贵妃,流水的皇后”,说的就是明朝皇帝朱见深对万贵妃的专宠。

自古老夫少妻的组合很常见,但老妻少夫却相对“另类”。这不,朱见深就不走寻常路,爱上了比自己大17岁的宫女万贞儿,甚至对她几十年如一日的专房之宠。

据史记载,朱见深年轻貌美的王皇后,一生也只被临幸了10次,而他剩下的时间则专宠万贞儿,以至于这位万贵妃去世的时候,年仅40岁的明宪宗大哭道:“贞儿不在人世,我亦命不久矣。”

让世人不解的是,这位拥有专房之宠的万贵妃,她既不年轻,也不貌美,甚至长相还像男人一般粗犷,她究竟有什么魅力,让皇帝对她如此痴迷呢?

万贞儿出生于罪臣之家,她的父亲万贵因株连被贬,为了日后有所依靠,万贵就托人把年仅4岁的女儿万贞儿送进了宫。

小小年纪的万贞儿,就这样从官家之女变成了一名宫女。

好在,年幼的万贞儿十分乖巧懂事,深得当朝的孙皇后喜爱。

公元1449年,当时的皇帝朱祁镇被瓦剌捕去,国不可一日无君,于是孙太后便让郕王朱祁钰当了代班皇帝,而朱见深则被立为太子。

当时的朱见深还是个3岁的小孩,生活起居尚不能自理。于是孙太后就将19岁的万贞儿派到朱见深的身边,当了太子的贴身宫女。

一个是19岁的娉婷少女,一个是乳臭未干的三岁孩童,此时还是主仆的他们,断然不会想到,会成为彼此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朱见深从小就没有和母亲一起生活过,朝夕陪伴在他身边的,只有贴身的侍女万贞儿。

随着时间的推移,朱见深也渐渐长大,他对万贞儿产生了一种别样的情感。

天顺八年,也就是1464年,明英宗驾崩,18岁的皇太子朱见深登基,史称明宪宗。

明英宗在临终前,留下遗诏,要求朱见深在百日内完婚。

所以,朱见深当上皇帝的第一件事,不是发展江山蓝图,也不是清理前朝旧臣,而是要册封宫女万贞儿为皇后!

宫中一片哗然,朱见深的生母周太后以及明英宗的皇后钱太后都站出来反对。

她们认为,王氏、吴氏、柏氏等名门贵女才是最合适的皇后人选,她们不仅身份尊贵,而且还对帝王之位大有裨益。

在皇帝选后这件事上,太后们表现得十分积极,她们很快就将这三位贵女选入宫中。

《明宪宗实录》:“复命礼部榜谕京师采择,三人者仍在选而立,吴氏、王氏、柏氏皆入副宫。”

只可惜,太后们眼中的三个完美候选人,皇帝朱见深一个都看不中,他坚持要册立伺候自己的宫女万氏为皇后。

但在制度繁复的宫里,要想成为皇后,光有“爱情”是不够的。

在古代,皇后又有“小君”之说,身份地位都非常尊贵。一般而言,皇后大都出自显赫的家族,少数没有家族优势的,要么立有大功,要么才能过人可服众,要么早早生下了皇子。

很显然,以上条件,万贞儿没有一项达标。

她除了精心照顾朱见深15年之外,再无半点功劳。

况且,此时的万贞儿已经到了35岁的“高龄”,她和朱见深的母亲周太后同岁,别说当皇后了,就是当个普通后妃,万贞儿也严重不合规矩、不够格。

所以,朱见深想立万贞儿为皇后, 不仅两宫太后反对,就连前朝的百官也纷纷劝谏。

有很长一段时间,朱见深既不妥协,也不将就。

眼看着离兑现先帝遗诏的日期越来越近,经过前朝后宫的不断调解,朱见深便以退为进地做了让步,他提出了一个要求:册立吴氏为皇后可以,但万氏必须封为贵妃。

很快,17岁的吴氏被立为皇后。与此同时,宫女万贞儿也有了一个威震史书的名号“万贵妃”。

吴皇后是都督同知吴俊的长女。她年轻貌美,知书达理,本以为会与夫君琴瑟和鸣,没想到,新婚后朱见深却整日与万贵妃如漆似胶,形影不离。

吴皇后心里一百个不服气,论家世地位、姿色才貌,区区一个万贞儿哪有资格和她相提并论?

年轻气盛的吴皇后,决定“教育”一下万贵妃。

趁着朱见深忙政务不在后宫,吴皇后命人喊来了万贵妃,将她施以杖刑,一顿暴揍。

《明史》:“先是,宪宗居东宫,万贵妃已擅宠。后即立,摘其过,杖之。”

很快,朱见深就来皇后寝宫替万贵妃打抱不平了。

本来呢,皇后责打嫔妃,确实有错。不过万贵妃倒也没有落下重疾。按照一般皇帝的处理,皇后最多被斥责几句,改过即可。

而朱见深处理此事的态度,则像揪住了皇后的小辫子一般,开始借题发挥。

他不依不饶,哪怕后宫众人都出面求情,他也一定要废后。

在废后这件事上,朱见深不想主动承认是自己要废后。为了名声上好听,在对外的官文上,明宪宗只说是弄错了人,先帝定的是王氏,把错选吴氏的锅甩到了司礼太监牛玉的头上。

而废后的理由则是:吴皇后举止失仪,德不配位,因此废掉她的皇后之位,移居别宫。

《明史》:帝怒,下诏曰:‘先帝为朕简求淑贤,已定王氏,育于别宫待期。太监牛玉辄以选退吴氏于太后前复选。册立礼成之后,朕见举动轻佻,礼度率略,德不称立,因察其实,始知妃预立者。用是不得已,请命太后,废吴氏别宫。

才当了一个月的皇后,吴皇后就亲手毁了自己的皇后宝座。随后,朱见深改立王氏为皇后,太后们也不再反对。

有了吴皇后的前车之鉴,这位新上任的王皇后便学乖了。她从来不争宠,不斗气,处处避着万贵妃,生怕走了吴皇后的老路。

可以说,万贵妃虽位份不及皇后,但却是后宫中最尊贵的女人。

作为后宫最得宠的女人,万贵妃获得了专房之宠。明宪宗在位23年,就宠了万贵妃近23年。

1467年,时年37岁的万贵妃生下了皇长子,这是朱见深的第一个孩子,也是他和此生最爱的女人的第一个孩子。

皇长子诞生当天,朱见深大喜,立刻就要晋封万贞儿为皇贵妃,并许诺立这个儿子为皇太子。

为了让这个孩子顺利长大,明宪宗还派出使者四处祷告山神祈福。

奈何天天遂人愿,皇长子刚满一岁后便夭折了。

皇长子的离世,对朱见深和万贞儿都是巨大的打击。尤其是万贞儿,这个孩子是她此生唯一的孩子。

毕竟,37岁在现代也是高龄产妇,在古代更是超高龄产妇。万贵妃再想有孕,机会也比较渺茫了。

朱见深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自这个孩子夭折后,他为了延绵子嗣,开始“雨露均沾”。

不过,其他女人对朱见深来说,不过是例行公事罢了。他把所有的宠爱,都留给了万贵妃。

公元1487年,万贵妃去世,终年58岁。

40岁的朱见深哭得肝肠寸断:“贞儿不在人世,我亦命不久矣。”

就连万贞儿死了,明宪宗也没有停止爱她。

他以皇后的仪制给万贞儿办了一场奢华风格的葬礼,甚至还逾越祖制,辍朝七日以尽哀思。

一语成谶,万贞儿离世后8个月,郁郁寡欢的明宪宗就崩逝了。

万贵妃这一生够值了!她虽然终其一生都只是个贵妃,但却享受着比皇后还要尊贵的地位和恩宠,皇后也只有羡慕她的份。

偏偏就是这样一个宫女出身的女人,她既不漂亮,也不婀娜。《明史》中说她:“貌雄声巨,类男子。”朱见深却为她一人沦陷。

不仅旁人想不通,就连明宪宗的亲生母亲周太后也搞不懂儿子的想法。

有一次,周太后单独问过儿子,到底为何喜欢万贵妃。

明宪宗是这么回答的:“彼抚摩,吾安之,不在貌也。”

通过这句话,朱见深也承认了万贞儿并不美,很显然他在意的并不是万贞儿的容貌,而是和她在一起就很安心。

这种感觉,不是一见钟情的怦然心动,也不是灵魂里的高度契合。而是一种久处不厌,细水长流滋养出来的温情。

无家世,无容貌,也无年龄优势的万贵妃,23年盛宠不衰,靠的不是心机手段,也不是巧言令色,反而正是半生的朝夕陪伴。

这一点,不仅是年轻貌美的皇后做不到,就连朱见深的亲生母亲,也远不能及。

朱见深之所以对万贞儿无比执着,很大的因素是跟他早期的经历有关。

可以说,他是明朝历史上极为特殊的一个皇帝。

在他三岁那年发生的土木堡之变,朱见深的父亲朱祁镇被瓦剌俘虏。朝臣们拥立郕王朱祁钰(朱见深的叔叔)监国,3岁的朱见深第一次被立为太子。

朱见深的这位叔叔本来是代班皇帝,可皇位坐久了,朱祁钰就不愿意下来了。

不仅如此,朱祁钰还废掉了朱见深,改立自己的儿子当太子。

没想到两年后(1457年),朱祁镇逆袭,再度夺回帝位,朱见深又重新当上了太子。

从第一次当太子,到第二次当太子,这期间的8年时间,是朱见深成长期最缺乏安全感的8年。

他从三岁开始,经历了父皇被俘,叔叔夺位、母亲更是没办法照顾他。

同时,他也担惊受怕,饱受宫中人情冷暖,唯一陪在他身边的,也只有万贞儿。

20岁出头的万贞儿,与朱见深的母亲同岁。在他孤单害怕时,有万贞儿的温暖陪护。无论他是太子,还是落魄皇子,万贞儿都待他始终如一,嘘寒问暖。

她看着他长大,她见过他的低头蹙眉,喜笑颜开。有很大的可能,在朱见深的心里,万贞儿像母亲,也像融入生命里的爱人。

当然,也有人说,万贞儿对朱见深无微不至,其实是一种处心积虑的投资。

当年土木堡之变,大明王朝在短短几年内,多次易主,谁也无法预料最后的赢家是谁。万贞儿一介宫女,她又有多大的城府能猜到历史的结局呢?

如果万氏真的是个利欲熏心的人,那么,朱见深被叔叔废了太子之位后,她就应该远离朱见深。

毕竟,在当时的处境,朱祁钰巴不得朱见深父子落难,对朱见深在宫中的待遇也各种剥削。明眼人早就会“弃暗投明”,与朱见深界限分明了。

可万贞儿并没有。

在朱见深最艰难的日子里,她一直守着他,护着他,从未想过要离开。

如果非要说万贞儿有什么心机的话,那就是:真心。

后来,朱见深用毕生之力来爱护这个前半生爱护自己的女人,他把万贞儿宠成了历史上最不可思议的奇闻。这背后哪有那么多的投资阴谋论,不过是同甘共苦、生死与共、以真心换真心罢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