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级的计算方法主要涉及以下因素:
任职年限
从正式聘用到现岗位当年起,根据实际聘任时间按年度累加计算至某一特定年份(如2006年)。
在工资套改时,相同等级岗位的任职年限可以合并计算。
套改年限
套改年限 = 工作年限 + 不计算工龄的在校学习时间。
其中,工作年限从本人工作当年起根据实际工作时间按年度累加计算至某一特定年份。
在校学习时间指国家承认学历的全日制大专以上未计算为工龄的学习时间,按实际学习年限计算。
薪级工资标准
薪级工资标准由相应的“薪级”确定,通常对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设置65个薪级,对工人设置40个薪级,每个薪级对应一个工资标准。
其他因素
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和资历也是确定薪级的重要因素。
具体的薪级工资计算方法可能会根据不同地区和单位的具体规定有所差异,通常需要参照当地或单位的具体工资改革政策和薪级工资套改表进行详细计算。
示例计算
以某专业技术人员为例,假设其从2010年开始工作,2015年获得硕士学位,2020年晋升为中级职称。其薪级计算如下:
任职年限
从2010年到2020年,共10年。
套改年限
工作年限:2010年-2020年,共10年。
在校学习时间:硕士学位,按实际学习年限计算,假设为2年。
套改年限 = 10年(工作年限) + 2年(在校学习时间) = 12年。
薪级工资标准
根据其职称(中级职称),在65个薪级中确定其薪级。
假设其薪级为30级,则对应一个工资标准。
最终薪级工资
根据薪级工资标准,结合其薪级,计算出最终工资。
建议
详细了解单位政策:不同单位可能有不同的薪级工资计算方法和标准,建议详细查阅单位的相关政策和套改表。
保留相关证明:在计算薪级时,需保留相关证明材料,如工作合同、学历证明、职称证书等,以便核实任职年限和套改年限。
咨询专业人士:如有疑问,可咨询单位人事部门或相关部门的专业人员,确保计算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