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合同主体风险
对方不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或资质,导致合同效力存在问题。
主体资质瑕疵,如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等过期或未经年检。
超越经营范围,合同标的不在对方经营范围之内或不具备相应的有效资格。
代理行为存在瑕疵,如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合同、法定代表人签字不真实等。
条款风险
合同条款不清晰、不完整、不公平,可能引发争议和纠纷。
条款模糊,如施工界面约定不清,易导致双方理解偏差。
条款遗漏,如招投标清单漏项,可能给后续的合同履行带来潜在的风险与不确定性。
权利义务失衡,合同条款过于偏向一方,损害另一方的合法权益。
变更与调整机制缺失,缺乏灵活应对工程变更、成本调整等情形的条款。
履行风险
对方履行不能、迟延履行或不完全履行等情况。
注册资本低于合同标的额、实际生产能力明显不能满足合同要求、资产负债率高、曾有违约行为等。
违约风险
对违约责任约定不明,发生违约时难以确定责任和赔偿方式。
缺乏必要的附件,如技术规格、报价单等,可能导致履约中的矛盾。
变更和解除风险
缺乏明确的变更和解除条件及程序。
法律风险
合同内容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导致合同无效。
法律适用不清,不明确适用的法律可能导致合同在不同法域下的解释不一。
争议解决风险
选择的争议解决方式不当或管辖约定不明,可能增加解决纠纷的成本和难度。
对交易对方的资信状况缺少了解,可能导致合同无效或履行不能。
其他风险
市场波动,如材料价格、人工成本等不确定性,影响工程预算与盈利。
政策与法规变动,可能增加工程成本或限制工程实施。
建议在签订合同时,仔细审查合同条款,明确各方权利义务,选择合适的争议解决方式,并充分了解对方的资信状况,以降低合同风险。